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5:31    次浏览
吃是一种享受,它不只是人类的生理和情感需求,食物本身也值得所有人尊重。20年之前,人们对吃这件事情还不敢有所求,能吃饱已经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愿望。那时,食物少人员多总是分配不均,曾经饥饿过的人,对食物很少挑剔,他们对食物本身的感恩之情远远大过了享受之意。 今天的食物纷繁复杂,想吃什么就有什么,人们对食物更多的是挑三拣四,各种对比。他们在各地餐厅呼啸而过,对菜品头论足,有修养的人不会出口伤人,尖酸刻薄之人往往出口无礼。他们嫌弃的是食物味道,伤害的是厨师的尊严,更是对食物的不尊重。美食因人而异,因地域差异而不同,很难去判断它的好坏。正所谓“彼之美味,吾之砒霜”,吃的文化来自于习惯,而习惯成自然。这并不是食物本身有何优劣,只是每个人对味道的感观并不相同而已。 能够把粗劣的食物看成精致美食,则需要更高的修养和对食物的尊重,这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涵养和格局。 犹记得一次在火车上,为了怕长途旅行中肚饿无聊,我准备了一大包食物,当午餐十分却觉得这样不好吃,那样不满意。坐在我对面的是一对大约50余岁的老夫妻,他们并不急于张罗午餐,约莫午时1点钟才从旅行包中拿出一块白布铺在腿上,打开了一个饭盒,饭盒里面只有满满一碗煮熟的鸡蛋。老伯取出四只鸡蛋放于白布之上,悄然盖上盒子,然后擦手、敲碎、细细剥皮,将白净的鸡蛋交给旁边的妻子。他们分食几只鸡蛋,饮用同一瓶水,吃完之后收好蛋壳,将白布整齐叠放,结束了丰富的午餐。 他们虽然只吃了几个鸡蛋,但整个食用的过程相当有仪式感,看他们的穿着并不是吃不起其他食物的贫困之人,但他们对食物的尊重写在脸上,藏于行动之中。或许是因为他们知道食物来之不易,也或许是他们的人格修养比较好,我只知道,原来只是吃鸡蛋也能让我感动。所谓美味其实和饥饿有关,肚子饿时遇到的大多数美食都能称之为“天下第一美味”,被美食勾起的味觉记忆在肚饿之际更容易被满足和感动,食物给用餐之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,只能用心去体会,这绝对不是这餐饭价值多少钱能够去衡量的。